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之本,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投资者数量已经迈入“2亿+”时代,其中约95%是中小投资者。数量庞大的投资者,教育层次、投资能力、投资经验不一,如何做好中小投资者投保工作成为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重要课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投资者保护教育不同以往,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构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良好生态。 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指出,“将从创新开展投资者教育宣传、加强投资者服务与维权救济、加强监管执法三个主要方面抓好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打造理性投资的‘安全网’。” 打造多元化场景提升投教宣传质效 今年“5 · 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以“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筑牢注册制改革基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主题,广东证监局通过打造多元投教场景,开展多样投教活动,不断提高辖区投教宣传的系统性、适应性、协同性、有效性,帮助投资者树牢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据在线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投资者表示希望通过线上渠道获取投资者教育保护资讯。为顺应投资者信息获取偏好,广东证监局在今年5月15日开通“广东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发布投教产品、专项投教活动成果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打造一个集“投资者宣传教育+市场主体警示教育+纠纷调解服务”为一体的平台,形成辖区投资者保护声势和合力。投资者可关注“广东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公众号,了解更多投教知识和投教活动资讯。 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可供选择的产品和业务不断丰富,程序化交易日渐寻常,对投资者的认识习惯、决策方式、交易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伪私募”“场外配资”“非法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也屡禁不止,以更加隐蔽的方式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广东证监局指导部分辖区市场主体制作了系列投资者保护宣传手册,内容覆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期货、私募基金、非法证券活动常见套路、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对投资者投资相关产品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提醒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常见套路陷阱,理性参与投资。 广东证监局积极拓展投教场景融入生活,协调辖区上市公司分众传媒在省内7座城市2万余块楼宇电梯宣传屏轮番播出投教视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在实体业务网点、商场超市、社区药店等地广泛投放宣传标语、折页,化扁平宣传为多元投教场景,提高投教宣传渗透力。 与此同时,广东证监局组织辖区市场主体集中开展读懂上市报告、退市中投资者保护、REITs专项投教活动宣传,并与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活动等相结合,开展差异化、特色化宣传。 例如,指导东莞证券、粤开证券开展投资者保护公益健康跑、广发证券与省市相关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投教公益行”活动,辖区各投教基地积极走进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以及部分辖区中小学开展国民教育活动等。 截至目前,辖区各市场主体已累计主题宣传活动949次,覆盖5310万人次,投放1185件原创投教产品,点击阅读量758万次。 心系投资者:提供调解服务与维权救济 今年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康美药业案、五洋债案、飞乐音响案等在列。其中,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是去年底成功在广东辖区落地的案件,作为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2021年11月,广州中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主体赔偿5.2万名投资者24.59亿元,标志着我国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成功落地实施。 这是落实新《证券法》和《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意见》的有力举措,是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在广东辖区落地,也开启了广东资本市场投资者维权救济的新篇章。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广东证监局为落实文件精神,迅速行动,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了《关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处理合作备忘录》,就案件通报、调查协作、诉调对接、学习培训、调研交流等方面建立日常合作机制。 上述《备忘录》是全国率先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通知的共识文件。随后,广东证监局又积极协调与汕头、珠海两地中级人民法院分别签署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处理合作备忘录,实现辖区具有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全覆盖。 在夯实制度基础的同时,广东证监局全力推动辖区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与实践,指导辖区调解组织广东中证投资者服务与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广东调解中心)主动与管辖法院对接,提早介入,加强适宜案件分析研判,强化对市场主体普法宣讲,争取各方专业支持,巧用在线纠纷化解平台开展工作,着力将纠纷化解于诉前,为投资者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调解服务。 其中,广东调解中心主办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调解案件入选广州法院2021年度十大调解案例。2022年1-4月,广东调解中心累计接受74件,调解成功40件,为投资者挽回损失2630万元。投资者遇到证券纠纷,可向广东调解中心申请调解。 重拳出击加强监管执法 据广东证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国证监会近期召开了2022年投资者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将投资者保护工作要求融入监管全链条。为此,广东证监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加强投资者保护现场检查。今年初,广东证监局根据辖区监管实际,制定了全年度投资者保护现场检查计划,通过开展市场主体自查、日常检查或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投诉处理、合规管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现场检査,对检查发现的违法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督促检查对象及时进行整改,引导市场主体将投资者保护工作要求融入日常。2022年1月-5月期间,已开展各类现场检查22次。 二是督促辖区归位尽责。加强合规培训和警示教育,抓好“关键少数”,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现金分红、大股东减持计划预披露、利益冲突回避、关联交易公平处理、网络投票、类别股东表决、中小股东公开征集投票权和单独计票等制度,组织辖区360余家上市公司、800余名董监高参加业绩说明会线上培训,积极召开业绩说明会,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参与权、知情权、收益权、求偿权等合法权利。 截至目前,辖区共27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红预案,占辖区全部公司的68%,其中有274家上市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金额约840.45亿元,现金分红1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 16家,其中美的集团、海天味业、TCL科技现金分红金额较多,分别为116.77亿元,32.01亿元和20.50亿元。 三是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广东证监局坚持“零容忍”方针,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虚假信披、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联合广东省公安厅修改完善《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合作备忘录》,推动广州等8个地区建立证券执法央地工作机制,形成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央地合力。用好用足新证券法,显著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今年以来累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对4家法人和25名自然人进行处罚,罚没款金额合计约2693万元。同时,保持对非法证券活动高压态势,与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网络平台“清网”工作,并于近期发布辖区第三十八批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机构名单,持续压缩“股市黑嘴”“场外配资”等非法证券活动生存空间,净化辖区资本市场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充值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