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 https://www.shsxjy.com/ 近期,朋友很眼馋我的智己L7(参数丨图片),非要拿自己刚买没几个月的特斯拉ModelY和我换着开。 也行,无论Model3还是ModelY我虽然试驾过N多次,但还真没长期深度用过,所以就换呗。结果才开了不到半个月,果断联系朋友换回来。简单说说原因。 第一,不遮阳的全景天幕 在深圳5月份的骄阳之下,晒得真心让人有点受不了。无遮挡的大玻璃车顶真是南方车主们的噩梦。而且国内很多新势力的车,比如我的L7,大玻璃顶好歹还会考虑采用像多层镀银等一些变通的隔热手段。 而特斯拉的这个车顶我觉得基本就是按美国欧洲的天气设定的。在广东的夏天,你不贴很深色的膜,根本顶不住啊。 第二,悬挂太硬 悬挂太硬,而且是没有缓冲的那种硬,遇到减速带或者稍大点的颠簸路面,车就直接弹。虽然我一直喜欢偏硬的悬挂调校,但肯定不是这种弹跳式的,驾驶体验非常不爽。 另外,就是方向盘的设定也很诡异,打满幅只有一圈。这比我的Z4跑车还极端,正常驾驶时,它会给你转向很灵敏的感觉,这点还不错,但是,一但激烈驾驶,或者大幅过弯,你就要非常小心非常精准控制了,不然就有失控或者转向误差的风险。 此外,它毕竟只有一圈,所以这台车的转向半径很大,多数情况你都没法在道路上一把掉头,查了一下,ModelY的转弯半径是6.06米,对于一台轴距不到2.9米的车来说,确实挺夸张。 作为参考,我的智己L7,轴距3.1米转弯半径才5.4米! 去年我们长测的福特探险者,车长5063mm,宽2004mm,轴距为3025mm,这样一台中大型SUV转弯半径也才5.9米啊,比ModelY还灵活。 第三,被简化到只剩一个屏的中控 真心不习惯简化到只剩一个屏的车控。没有前面的仪表屏极其不适应,而且你前面屏省掉了,起码也给装一个HUD抬头显示吧?所有数据就只能扭头看中控屏,这也不安全啊。 另外就是一切操作也要在中控屏完成,或者通过中控屏调出来配合方向盘调整。比如调节空调出风口、调后视镜、调方向盘这些日常简单功能,你试过就知道有多麻烦多别扭。不过呢,这个坑点,我的智己L7也是一样,我也一样吐槽过。谁让特斯拉是始作俑者呢,还是先要喷它;而国内的新势力们,也拜托别盲目学特斯拉,科技化智能化固然好,人性化也很重要啊。 第四点,单踏板模式 让我决定尽快换回的主要原因:就是自从换开ModelY后,家人们都不愿意坐我的车了。除了悬挂太硬太颠之外,起步和初段加速刻意被调得非常狂躁的电门,以及默认设定的“单踏板模式”,让乘客们非常不舒服非常容易晕车。 多说一句,关于“单踏板模式”我在过去的节目里喷过不少次,强烈建议你在第一时间关闭它。不只是乘坐体验的问题,如果你习惯了它,形成肌肉记忆,忘了刹车在哪,就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切记切记切记。 你看,5月12日,全网最大的新闻当属特斯拉在国内的大召回!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参照国内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规要求,将召回过去4年多,部分进口ModelS、ModelX、Model3及国产Model3、ModelY汽车,一共涉及到110多万辆。 其主要原因就是“单踏板模式”。 第五点,保险费 最后呢,在换车的时候,朋友和我吐槽了一下ModelY刚买的保险费,说一年的保费快1万元了;我吓了一跳,他的车净车价才30万出头啊。 马上查了一下我的智己L7,40.88万的车,我实际的保费还不到7000元,朋友马上表示羡慕嫉妒恨。那也没办法,特斯拉撞车新闻频出,而且一体冲压式车身的维修成本又极高,保险公司肯定不干亏本的事啊。 OK,以上就是我换开半个月ModelY的几点不爽。你可以说我喷特斯拉,但不能说我黑特斯拉,因为这些都是我真实感受的分享,哪里没说对,欢迎你留言反驳。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